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产研究所来人,采蚝苗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笔趣阁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产研究所来人,采蚝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产研究所来人,采蚝苗

  除了陈书记找他的事外,老廖还讲了不少这些天村里发生的事情。

  让李多鱼没想到的是。

  居然还有赵家兄弟的事,由于隔壁村的陈寡妇不想结婚,也不想取环,导致赵大海跟她经常吵架,最后一巴掌把两人给打散伙了。

  可出去容易,回来难。

  先前为了跟隔壁那个寡妇处对象,赵大海跟自家兄弟撕破脸,走的时候,带走了不少钱和东西,连柴油机舢舨船都给带走了。

  可回来的时候,就剩下一条柴油舢板船,且赵二牛已经不肯让他哥回家住。

  说早就分家了,家里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,赵大海如今只能在舢板船上搭了个乌篷,跟疍民一样住在了船上。

  听完赵家兄弟的故事后,李多鱼不禁叹息了声:“这两兄弟事情是真的多啊。”

  老廖苦笑点了点头:

  “可不是,这两兄弟是挺能干的,但也挺能搞事情的,可就是一直起不来。

  前两天,老陆看他睡在乌篷船上,觉得他可怜,还想给他做起了思想工作,说愿意跟他家燕燕处的话,就给他建一座双层楼,结果赵大海当场就回绝了。”

  李多鱼怔了下,老陆还真为自家女儿操碎了心啊。

  不过想想也知道赵大海不可能答应,听说那个陈寡妇长得不错,属于丰满的那种,而大海尝过寡妇的好,怎么可能会降级消费。

  李多鱼记得前世,就有部叫《情满四合院》的,里面就有个寡妇把男主吃得死死的。

  没想除了赵家兄弟的事情外,刘主任也因为他姐李水花生孩子的事,受到了牵连。

  前些天,被组织带走接受调查,不单被公开批评,还撤销了她先前的先进工作者奖项,好在职位算保留了下来。

  李多鱼拧起了眉头,按理来说,发生这种事情,他还有附近的邻居,多少会受到牵连的。

  最糟糕的情况是,李多鱼这个村主任没法继续往下当,最好的情况是罚钱。

  可如今看来,这件事是刘主任替他们扛下来的,这样的话,李多鱼反倒欠她一个人情。

  李多鱼在村委跟廖叔喝了两杯茶,就到鳗鱼厂那边去了。

  出口六万条鳗鱼,现在鳗鱼塘里,还剩下两万条这样。

  由于养殖密度低了,再加上先前花了大价钱的中药浴。

  鳗鱼的整体情况变得非常稳定,并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。

  自打二嫂跑出去单干后,鳗鱼厂也变得冷清起来,再加上陈文超最近都在忙围堤的事情。

  就剩下二哥一个人在这边看着鳗鱼厂,胡须渣明显变多了,整个人也潦草了不少。

  经常坐的那张桌椅那里,四周都是烟头,桌上也摆了几瓶空酒瓶。

  李多鱼问道:“哥,没人管的感觉,怎么样?”

  李耀国说道:“那还用说,肯定是很爽。”

  李多鱼笑了笑。

  他很清楚二哥是什么样的人,这个人本质就喜欢被管,不然也不会找二嫂这种女人。

  虽然鳗鱼养殖数量少了,可二哥还是跟以前一样,测水温水质,检查鳗鱼的生长情况,这些日常工作一项都没落下。

  自上次出口到现在,鳗鱼又增重了不少,原本在半斤左右,现在大概有六到七两。

  可以这样说,现在才是鳗鱼快速增重的时,可按照岛国的传统口味,他们更喜欢吃半斤这种规格的鳗鱼。

  这种体型的烤鳗比较嫩,口感很好,可相对的,单价也比较高。

  六七两的鳗鱼味道也很不错,就是咀嚼的时候,细刺会明显一点。

  对于一个鳗鱼养殖户来说,一条鳗鱼养得越重,收益也就越高,毕竟后面就是育肥。

  前世,鳗鱼养殖业经历了好几次大起大落,最后出口转内销后,为了打开国内市场,价格就只能往下压。

  可价格越往下压,利润肯定变少,鳗鱼就只能越养越大条,直接导致烤鳗鱼的口感和体验非常差。

  李多鱼在榕城也吃过好几次鳗鱼饭,体验并不是特别的好。

  用的不单是欧洲鳗,

  且还是大鳗鱼,刺比较多,吃起来也非常明显。

  且还有商家混淆概念。

  说大鳗鱼口感更加Q弹,吃起来更有味道。

  然而消费者也不是傻子,

  被区别对待还是能感受出来的。

  最终鳗鱼出口转内销的市场非但没有打开,反而口碑越来越差了,导致很多鳗鱼厂倒闭。

  李多鱼也正是因为鳗鱼厂倒闭,没法继续给老板打工,这才去养殖海带和生蚝的。

  李多鱼打算过几天。

  就去找水产品加工厂,将这些鳗鱼做成烤鳗鱼,再卖给陈元素和安经理他们。

  毕竟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野生鳗鱼的,如果只做活鳗的话,没那么大竞争力。

  在这个年代,大家更想吃的是蒲烧鳗鱼的味道。

  就国内目前的购买力,烤鳗鱼的定价不可能太高,这两万条鳗鱼,自己估计赚不到多少钱。

  不过,钱少赚点没啥。

  重要的是开心。

  当然又能赚钱,又能开心,那是最好不过。

  前世,李多鱼给人打工时,就一直很不爽,凭什么出口到国外的,就都是最好的,给自己国人的,全都是普通货色。

  后来当了老板后,这才明白,原来这叫市场规律,谁有钱,肯定就是吃最好的。

  就目前的国情来说,好东西自然是出口赚外汇去了,像他这种把好东西留给国人的,反而算是异类了,属于没法被理解的存在。

  见二哥无聊的样子,李多鱼买了两瓶啤酒一些花生跟他喝了会,听他吐槽了老半天后。

  这才离开鳗鱼厂。

  他打算好好休息一晚上,明天再到镇委那边去,找陈书记问一下那个起网机的事情。

  可才离开鳗鱼厂。

  李多鱼就发现满是竹竿的生蚝田里,有几个戴草帽的白衬衫,正在拉他的生蚝。

  李多鱼自然知道他们是谁,担担岛这些人渔民,根本就不会那样打扮。

  李多鱼开着舢板船,直接过去找他们,船才刚刚靠近,李多鱼就笑着喊道:

  “这么明目张胆地偷生蚝,就不怕我把你们都给抓起来啊。”

  听到声音后,那艘小船的人纷纷朝他看了过来,有个年纪比较大的研究员,回道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